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专家建议

任沁新:关于转型的思辨,转型并非惟一选择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董事长

 

“中国经济转型的信号已经非常清晰,经济增长的趋缓疲弱态势,充分表明以往经济结构的动力不足,调整与转型势在必行。当我们确信已置身于转型时期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往哪儿转?如何转?转型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中信重工以其持续不断的实践,做了有益的尝试。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60年历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时间窗口看,它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乎所有重要环节和事件,具有中国国企改革的典型特征。

最近,记者再度与中信重工转型实践的操盘者——董事长任沁新谈到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分享了他对转型企业的基因与要素等等的分析与认识。

任沁新认为,这一次的经济转型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经济调整。在30年改革实践中,每每在经济重大调整期间,国家都会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扶持政策或导向,如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债转股、整合重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目前看来,对于如何转型,在宏观导向上是粗线条的,在政策层面国家不会出台有很强效力的措施。因为从指导思想上,国家强调的是以市场手段配置资源;从调控手段上,是底线思维,不会再采取大水漫灌式的政策。事实上,在经济走向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国家层面做出非常明确、详细的转型导向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身处市场竞争的企业,只能依靠自我把握、调整,否则,    转型的目标或成永夜。

任沁新认为,今天的转型决策与过去也完全不同。以往的决策通常是在本行业、本领域内进行,比如横向扩张、纵向延伸、优化整合、结构调整等。而成功的转型是指战略性的、方向性的、长远意义上的,包括经营形态、商业模式、服务领域,产品方向发生重大变化、重大调整,对企业发展有着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影响。

在新常态下如何转型,对传统产业来说更要做好充分准备。

有位颇负名望的经济学界人士言道,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可以这样描述,即新常态未立,然旧常态已破。这种形态意味了很多不明朗元素的出现、并存以及碰撞。

为此,任沁新阐述了对转型要素构成的观点。

 

心态决定势态

任沁新认为,简单分析一下两类企业的表现就不难看出其差异。

    首先,投资模式不同。传统企业往往是靠自我积累,攒鸡毛凑掸子,或银行借贷,沦为银行打工者;而新兴企业则具备了快速投资的特点,背后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善于疾风暴雨式的快速投资。历数一下快速成长起来的公司哪一家不是靠烧钱而崛起的?

其次,投资类型不同。传统企业通常都是长期固守在一个行业,专注于某一主业,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一旦出现了对本行业有冲击的新兴事物,第一反应通常是防守,而很难自我革命;新兴企业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趋新,而非趋利。正是这个字,无疆界、无约束、无禁忌,创出一片新天地。 

再其次,投资选项不同。传统企业,绝大多数是重资产型,尾巴长,负担重,这是长期的投资模式形成的,重资产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却饱受市场影响,比如资源类企业,无不是价格敏感型的,对制造类企业威胁最大的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的出现,尤其是颠覆性的技术的出现。这类企业即使想要转型,困难多,顾虑重,体量大,对存量资源的处置等等都会有障碍。而新兴企业绝大多数是高技术、轻资产,重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创新,重视客户需求,尊重客户体验,注重客户资源。真正懂得赢得了客户资源就拥有了未来,拥有了更强的资本聚合能力。这类企业不仅是在抢存量客户资源,同时也在创造客户需求,并将这部分需求资源变成垄断资源

总体而言,传统企业显得举步维艰,而新兴企业正在上升期,具有极好的上升空间。

任沁新认为,长期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更应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新兴技术、新型业态等新事物。在他看来,新技术、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以及它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对传统产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极大地冲击,对目前改变和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长远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下,存在两种鲜明的状态,一些传统企业表现茫然,对形势的看法及判断态度悲观,不知所措,经营艰难,步履艰辛;相比之下,一些新兴类企业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快速发展同时携裹着新的业态、模式、技术,强力进入传统产业。

 

人才是核心要素 

任沁新认为,企业转型核心的要素是人,转型的最大动力在于人,最大阻力也来自于人。传统产业人才济济,不乏各类精英。但在当前的新常态下,在对转型的认识上,在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融合上,这些人同样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面对转型,最重要的是决策者的决心和意志。转型方向一旦确定,所有人必须按转型目标来行动,一切资源必须围绕转型目标而配置。在此过程中,有些人会很快适应,而有些人则会出现天花板现象,所有人因转而变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转型必然会遇到人才问题。仅靠内部力量实现转型是非常困难的,很难实现转型的目标。任沁新认为,解决人才问题,重要途径是引入、引进人才。从实践来看,必须引入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给现实环境带来新的知识、理念、压力,打破现状,促使内外观念、信息、技术融合,从而改变、改善、优化企业的基因。这样做也会遇到新的困难,带来了新老融合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关键在于决策层的决心和意志。 

    以中信重工的实践为例,采取的是内促外引措施:一是引领转型,引入国内顶尖人才和引进国际人才,直接进入公司管理高层。二是促进转型,对现有团队强力推进观念转变,先换脑袋后换人,对遇有天花板的人只有促其让位,别无选择。我们无法想像一个军队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方向走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任沁新提到,转型需要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转型企业需要更加开放、包容、融合、学习的态度和精神。同时也需要更强的执行力。前者是指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态度,而后者则是对目标的追求,培育转型文化是软实力的体现。

    新常态下呈现的市场含义,对传统企业是一种倒逼机制,是一种有效力量,迫使传统企业找出路、转方式。

寻找突破的国有企业,在制度设计上有着天然的缺陷,有些问题并非企业自身所能解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制度的重新合理设计。

 

制度设计是保障 

任沁新说,对国有企业的现存制度、管控模式需要改进和反思。观察一下极具活力的新兴企业则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有上级主管,完全是市场行为,自我发展自我强大。这种强壮的生命力也正是风投资金所看中的。我非常欣赏马云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其实,这正是新兴企业的基本理念。而体制内的传统企业思维则恰恰相反:可以拥有梦想,但万一要是失败了呢?

我们的制度设计上缺失的是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注重的是惩戒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投资十个项目,九个成功了那是应该的;一个项目失败了,就要追究责任,而且是终身追究。因此凡是涉及到创新性业务、创新性的探索,一般传统企业的决策者都会十分谨慎,惟恐行差踏错。任沁新认为,这样的设计急需要改变,如果改革没有激发活力,不能创造新的动力,那么转型只是一句空话,改革不能算作成功。

对于体制内外的企业,制度设计在本质上具有本质的不同。这种设计的不同,使得体制内的企业顾虑重重,步履缓慢。在经济新常态下,无论哪一类型企业,面对的环境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如何应对,如何接受挑战从而激发活力。

任沁新建议,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建立一种新机制,鼓励企业进行创新,鼓励企业转型。不能只靠国家投钱,而要营造制度环境。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企业,成功的企业总是那么耀眼,但我们却不曾看见破产倒闭企业的泪水。要知道,即便是成功的企业也会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在国际市场上,一美元出售资产的案例比比皆是。市场竞争中,鼓励成功,允许失败;有进有退,优胜劣汰,本是正常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整合资源配置的手段,但在现有制度设计上却不尽完善。

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按照企业发展方向进行战略设计,培育企业的发展能力,无论是国有资产的管理者或国有资产的经营者都是应该补上的重要一课。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勇于或善于把内在动力集合起来,转换成一种转型发展的动力。对于企业家而言,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胸怀和胆识气魄,更是资源整合的能力。

转型不是别人要你转,而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如果完全迫于生存压力进行的转型,则无法想像其可能成功。迫于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的主动转型,需要具有来自于对形势的敏锐认识和准确判断,来自于对企业长期谋划的思考和精准的市场定位。

 

培育内在驱动力 

在任沁新看来,主动的企业转型,是在已经做好核心业务和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业务,主动寻求新模式、新技术的转型,更是为谋求更大更好发展而进行的转型。 

任沁新说,经济新常态并不意味着市场不好,这是市场的新生力量与旧的存量重新配比的时代,恰恰是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机。比如主要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回落,融资成本也降低了;国家注重对企业发展环境的建设,应该说企业的外部环境总体趋好;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际经济的疲软,国际资产价格下降,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尤其是拥有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智力资源的条件。

开放性思维,才可能发现机会。包容性胸怀,可以成就传统企业。主动转型的企业都有一些鲜明特点,好比一种基因。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对我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无所不在。

传统产业必须以开放、积极的心态主动了解和发现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创新融合是关键 

在任沁新看来,与新技术的适应性融合,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创新性融合才是主动的。技术不落伍,思想不掉队,才能为传统产业服务,才能创造新的事业,形成新的增长极。 

应该看到,传统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高端制造,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传统的客户、市场、用户、人才、产品、技术优势,获得今天的成就绝非平地起高楼,一旦融合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可以创造更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当然,如果不主动融合新技术,传统产业就会失去新的机会。

任沁新说,创新性发展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传统领域所具有的优势很难复制,而且要想取得这种优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只要让这些优势再嫁接上新兴技术,就会迅速取得很难被超越的新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天气有四季,市场有起伏。中国企业需要强身健体,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

有张力的企业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企业。

 

转型并非惟一选择

任沁新认为,转型并非惟一应对市场变化、适应新常态的路径和模式。 

在新常态下,企业需要重新找到适应生存的方式,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转型,对于受周期性变化影响的企业依然可以坚守,对局部不适应的企业可以调整结构,对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可以缩减,对不适应市场的企业可以退出。在新常态下,各类企业都会根据外部环境、自身条件综合各种因素做出选择,但关键是要做出清醒、明智的选择。 

事实表明,在做出这类选择的时候,体制内的企业面临更多的困难。任沁新说,在市场景气时,民营企业可以快速扩张,而在市场出现下滑时,同样迅速做出反应,裁员甚至关门,应对市场的手段多元。而体制内的企业在市场景气时大力举债,拼命扩张,却并没有创造应有的效益,市场不好时又很难适时调整,只能咬牙坚持。这势必带来资金链的困难,雪上加霜。这就造成体制内一些企业生存能力弱,造血功能不足,市场好的时候靠国家扶持、银行贷款扩张,但是由于  竞争力不强,投资回报率低,导致抗风险能力弱,始终逃不出随市场波动随波逐流的宿命。 

另有一些企业靠国家扶持上市,但是观念没有改,思路没有转,机制没有换,没有把投资人的钱用在刀刃上;而是上了不该上的项目,投了不该投的钱,市场稍一出现波动,就扛不住;一无市场,二无订单,大量能力放空,生产难以为继,人员无法安置,资金没有着落,破产又没有勇气,只能等靠输血,一轮又一轮,始终挣扎在生死线上。归根结底,这些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低端,缺乏造血能力,严格而言,没有生存能力的企业不按市场规律退出市场,就很难解决产能过剩和市场价格扭曲的问题。 

    任沁新认为,这些体制内企业如何有序退出市场,又是另外一个严肃的话题。


上一篇:蒋锡培在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报告会上作专题报告
下一篇:蒋锡培在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报告会上作专题报告